当众孤独

彗星的火尾从你心上借来光吗。

中医推拿常见病治疗笔记汇总

找到了以前上课的常见病笔记,整理一下发出来,希望你们都好好的。♡


胃脘痛:指上腹部靠近歧骨处出现疼痛的病症。
病因:
寒邪客胃(受凉)『皆有』:冷痛,喜热饮,泄泻,不喜按肚子,舌淡苔白,脉紧。
肝郁气滞(胃胀气)『慢性』:胀痛,口苦,斜肋胀痛,易怒,舌红苔黄,脉悬,不喜按。
饮食伤胃『急性』:有病因。
脾胃虚弱『慢性』:隐痛,时好时坏,气血不足,脉弱,舌淡苔白,舌边有齿痕,喜按。
寒极生热、热急生寒。
治疗:
1.推法:推五线。从上而下;分推。
2.摩腹部:有热感,顺时针。
3.揉:顺时针,上腹部。
4.点按穴位:中脘,天枢,梁门,大横。按压按揉背俞穴(肝胆脾胃俞为主)。
5.颤法。
寒邪客胃可用:电疗,艾灸(中脘,下脘,神阙,足三里)
肝郁气滞可用:肝,胆俞,太冲穴按揉。
脾胃虚弱可用:艾灸,足三里按揉,颤法。
止痛:
a.点穴:中脘,梁丘(强刺激)。
b.按揉脾俞,胃俞,荚击穴,泻血(中脘,足三里,天枢)
c.寒性:艾灸,红外线灯。
注意事项:
1.调节饮食,生活规律。
2.注意保暖。
3.顺时针揉腹部。


头痛:指由于外感或内伤引起的头部疼痛的病症。
病因:
1.外感:风寒,风热,暑湿。
2.内伤:肝火,气血虚弱,血於,肾虚。
症状:
1.外感风寒:头痛,怕冷喜热,流清涕,痛及项背,口不渴,舌红苔白,脉相浮禁。
2.外感风热:头胀痛,怕冷,怕风,流浊涕,口渴,舌红苔黄,脉相浮数。
3.外感暑湿:头痛如裹,胸闷,乏力,舌红苔白腻,脉滑。
4.肝阳上亢:头痛,面红目赤,胸斜胀痛,心烦易怒。舌红苔黄,脉悬。
5. 气血虚弱:头痛,面色苍白,乏力,气短,出汗,舌苔薄白。
6.肾虚:头痛,腰膝酸软,小便不利,带下,舌红苔白,脉沉细。
7.血淤:胀痛,刺痛,痛点固定,舌紫苔薄白,脉涩。
治疗:
1.推印堂到神庭。
推印堂到瞳子廖,揉太阳穴。
2.点按:印堂到百会。
攒竹到百会。
3.点揉:胆经在耳后的走行。
4.点按穴位:风池,风府,百会,印堂。
5.拿揉颈部肌肉。
6. 推桥弓(低血压慎用)。
7.推膀胱经。


失眠: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。
分型:
心脾两虚:多梦易醒,心悸健忘,面色不华,神疲肢倦,饮食无味,舌质淡,脉弱。
阴虚火旺:心烦不寐,心悸健忘,头晕耳鸣,颧红潮热,口干少津,腰膝酸软,舌红少苔,脉数。
寒热内扰:不寐多梦,头重心烦,头晕耳鸣,胸闷,食欲不振,舌红苔厚,脉滑。
肝郁化火:心烦不寐,急躁易怒,不思饮食,头痛面红,口渴喜饮,便秘尿黄,舌红苔黄,脉数。
诊断:轻者入睡困难或睡时易醒,醒后不寐连续三周以上,重者彻夜不寐。
鉴别诊断:环境性失眠,更年期失眠。
治疗:调整脏腑达到镇静安神作用。
印堂,神庭,太阳,晴明,攒竹,风池,肩井。
一指禅推法,按揉,拿法。
注意事项:睡前不要喝红茶,咖啡。
适当做运动有助于睡眠。
控制情绪不要大喜大怒。


痛经:在行经期间或前后出现的小腹,腰底部疼痛,甚则疼痛难忍,并伴随着周期而发作。
气滞血淤:经行期间,小腹胀痛,拒按,紫黯色血块。
寒湿凝滞: 经行期间出现小腹冷痛,喜热,月经量少,颜色暗,舌苔白腻。
气血虚弱:经行期间,小腹绵绵作痛,喜按,小腹空坠感,经行量少,色淡,面色苍白,神疲乏力,脉细。
肝肾亏虚:经后小腹作痛,喜按,色淡量少质稀薄,头晕耳鸣,脉陈或细。
治疗:
1.理气行滞。
2.散寒祛湿。
3.补气补血,调经止痛。
部位:腰底部,小腹部。
穴位:气海,关元,中极。
手法:擦,揉,按揉,一指禅,按揉。


踝关节扭伤:是指足过度的内翻或者外翻,肌腱,韧带,关节囊等引起的引起的软关节扭伤。
表现:
1.疼痛,肿胀,活动受限。
2.行走跛行或无法行走。
3.外侧损伤则足外踝下或前出现肿胀,淤血。内侧损伤则足内踝下方出现肿胀,淤血。
诊断:
1.有明显的外伤史。
2.疼痛局限于踝内侧或外侧。
3.伤处肿胀,皮下淤血明显。
4.行走跛行。
5.x线排除骨折。
治疗:
1.原则:活血化瘀,消肿止痛,理经通络。
2.部位及穴位:痛点在外侧副韧带,内侧副韧带。 解溪,太溪,足三里,阳凌泉,丘墟。
3.手法:按揉,擦法,拔身法,点按法。
操作:
1.手法轻柔,从周围到中心。冰敷八分钟,每次两到三次,48小时后才能推拿治疗。
2.患者仰卧位,用滚或者按揉。用按揉法或点按法,由周围向痛点缓慢移动。
3.按揉或点按穴位。
4.拔身摇法。


便秘:是指大便的秘结不通,或者排便时间间隔延长,以及虽有便意,但排便艰涩不畅的一种病症。
病因:
实秘『胃肠积热,内伤情滞』,虚秘『气血虚』
表现:大便干燥,排便困难,有便意粪质不干但排便困难,粪质干燥坚硬难排。
1.肠道实秘:大便干结,腹胀,腹痛拒按,小便短赤,口干舌燥,面红耳赤,舌燥苔黄。
2.气滞,大便困难,欲便不能,腹胀腹痛,舌苔薄腻,脉弦。
3.脾虚气弱:大便干结,有便意,但排便无力,头晕目眩,脉细弱,舌苔薄白。
诊断:排便困难,排出无力,出而不畅。
手法:揉,摩法,按。


肱骨外上髁炎:由于急,慢性损伤,劳损,造成肱骨外上髁出现局限性疼痛,影响前臂功能活动障碍的一种病症。
病因:
1.前臂长期反复旋转活动或一次剧烈旋转。
2.前臂旋前,腕关节的反复背伸活动。
表现:
1.好发于青年以后,可无明显外伤史。
2.早期,伤肢出现疼痛,乏力。肘关节外侧局部压痛。
检查:
1.压痛点:肱骨外上髁,肱桡关节间隙,韧带。
2.抗阻力伸腕实验。
治疗:1.肱骨外上髁,前臂外侧。
2.手三里,曲池,会谷。
3.按揉,弹拨,擦法,滚,拿法。


退行性膝关节炎:由于膝关节的退行性改变和慢性积累性关节磨损,以膝部关节软骨骨刺形成主要病例改变。
病因:
1.慢性劳损,受寒外伤。
2.年老体弱,肝肾亏损,气血不足致使筋骨失养。
表现:
1.疼痛,初期发作性,后期持续性。
2.活动受限。
3.股四头肌萎缩。
诊断:
1.中老年女性多见,发病高峰在50~60岁。
2.有没有典型的膝关节疼痛症状,活动受限。
3.膝关节周围疼痛,关节活动时有弹响和摩擦音,股四头肌的萎缩。
4.关节面有无增生,关节间隙变窄,韧带钙化。
治疗:舒筋通络,活血止痛,滑利关节。
内外膝眼,阳陵泉,阴陵泉,梁丘,血海,鹤顶,足三里,委中,承山。
操作:
1.按揉放松。
2.点穴止痛。
3.膝关节摇法。
4.退擦温经。


高血压: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综合症。
病因:以内伤为主。『肝,脾胃,肾』
临床表现:
1.肝阳上亢:头晕目眩,头疼且胀,面赤,急躁易怒,两肋胀痛,脉弦有力。
2.痰浊壅盛:头昏头痛,沉重如裹,胸闷,痰弦增多,脉蠕。
3.阴阳两虚:头痛眩晕,心悸耳鸣,动则加重,失眠多梦,舌淡且红。
4.阴虚阳亢:头晕头痛,五心烦热,健忘失眠,舌红苔蠕。
原则:急则治其标,缓则治其本。
治疗:
1.抹前额。
2.分推前额。
3.梳头栉发。
4.推桥弓。
5.摩腹,顺时针。
6.擦涌泉。


小儿肌性斜颈(歪脖):指小儿一侧的胸锁乳突肌出现纤维化(缺少营养)并缩挛,引起颈部偏斜的疾病。
病因:缺血,损伤(产道,产前),畸形。
症状:
1.颈部偏斜向患侧,颜面转向健侧。
2.1-2周会出现肿块(大至核桃下至黄豆),无红热痛症状。
3.2-3月肿块减小,六个月后肿块自动消失,出现肌肉纤维化,颈部偏歪出现。
治疗:
1.揉胸锁乳突肌。
2.拿揉,捏揉。
3.活动颈部(一手压肩,一手推头部向健侧活动)。
4.捏揉。
5.活动头部,使颜面转向患侧。
6.放松颈肩部肌肉。
疗程:出生十天后即可进行按摩治疗,一次十到十五分钟,一到六个月可以治愈(肿块消失,颈部活动自如,无偏斜)。
12-18月最佳手术时期。
注意事项:
1.早发现早治疗。
2.康复训练。


小儿疳积:积滞和疳症的总称。
病因:乳食所伤,停滞不化行程积滞。日久成疳。
积为疳之母,无积不成疳。
1.乳食不节。饥饿不徇。
2.喂养不当。母乳不足未能及时添加辅食。
诊断:
1.积滞:不思饮食,食而不化,腹胀,病程不长。
2.有消化不良史。
3.疳症:长期形体显瘦,体重减轻,面色不华,毛发稀疏枯黄。
治疗:调节脾胃。




结束。
糖尿病当时没仔细听笔记也不完全,就不记录了。
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问我,看到回复。
吻我的天使们。

评论(1)

热度(65)

  1. 共6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